近年來,無人機和無人機技術逐步進入人們的視線。數據預測,預計到2023年,國內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會達近千億元。然而,在資本紅利期過后,更多的無人機企業在面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時很難打開局面,國內的億航、零度甚至一度陷入裁員境地。由于市場漸趨飽和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國內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正進入慢增長期,而工業級無人機則迎來了更多的機會。
前景廣闊
工業級無人機在各行業的不同細分領域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
與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更加注重用戶體驗不同,工業級市場主要側重飛機技術指標和行業應用。技術指標重點指續航時間、載重量、任務載荷和作業半徑。其中任務載荷是關鍵,任務載荷可實現的功能是工業級無人機在行業應用中的核心競爭力。
就行業應用而言,主要指相關企業對無人機在某個行業細分市場應用的理解,需要與行業客戶進行反復溝通后對無人機功能進行改善。可以說,工業級飛機在行業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所增強是技術與經驗長期積累的結果。
工業級無人機能夠根據各行各業的具體需求與工作標準實施無人機作業、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還能減少環境污染、節省時間,可替代各行業傳統作業方式。目前,在農業、電力、通信、氣象、農林、海洋、勘探、影視、執法、救援、快遞等專業領域,無人機都顯示了極好的技術效果和經濟效果。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無人機技術的相互融合,民用無人機產業鏈已從“垂直進步”走向“水平進步”,通過開拓不同的應用場景綜合性地帶動整體國民經濟發展,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滿足社會經濟活動的需要。據中投顧問預測,未來五年(2018-202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6.87%,2022年中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335億元。
競爭激烈
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激烈,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實現產業協同是未來無人機企業快速發展的突破點。
各大物流企業甚至是互聯網巨頭都已開始試圖將無人機滲透進送貨場景,菜鳥ET物流實驗室研發的無人機已被用于倉庫安防、快遞末端場景的配送。蘇寧物流無人機也于2017年完成了首次實景派送。京東早在2015年就立項了無人機項目,并表示將在全國建設上萬個無人機機場。
與此同時,競爭也愈發激烈。據了解,2017年底僅深圳的無人機生產商、無人機緊密零部件提供商就已達到350家。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實現產業協同是未來無人機企業快速發展的突破點。
工業級這一產品分類相對于消費級產品來講,意味著更加精確的定位、對復雜環境更快的適應性以及更高的可靠性。其不但要面對高溫、高寒、高干擾的工作環境,還要在續航時間以及載重量上達到一定標準。這些都對產品的元器件提出了很高要求,必然會使產品成本大大增加。
此外,工業級無人機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市場不斷擴大,工業級無人機企業的業績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1月11日,深圳工業級無人機生產商科比特航空在其2018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宣布,其2018年度銷售額再創新高,全年營收為1.6億元,同比增長300%,目前公司估值超25億元,年度技術研發投入超過4000萬元。其中,電力、公安、消防、石化行業業績增長最為顯著。
洗牌加速
如果說無人機的新突破口在工業級市場,那么目前國產工業級無人機較低的智能性將成為制約商業應用的核心問題,也阻礙了更多市場需求的釋放。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工業級無人機行業在迎來爆發式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雖然無人機技術近年來實現了巨大突破,產業化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目前國產工業級無人機的技術并不成熟,性能也不穩定,無人機的智能性尚不能滿足使用需求,這成為制約商業應用的核心問題,阻礙著更多市場需求的釋放。
有業內人士認為,無人機技術尚未成熟,與消費級產品不同,無人機在行業級的場景應用上對技術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無人機在技術層面還存在諸多局限,如避障能力、續航能力的不足均限制了其實際應用,暫時還無法滿足商業場景的需求。
相關分析師表示,由于無人機產品性價比不高、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導致國產無人機接受程度低、受眾規模小,無人機很難在消費市場上全面推廣普及,推廣工業級民用無人機依靠政府補貼和項目扶持的模式不可持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民用專業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普宙飛行器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工業無人機 、警用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工業無人機公司,提供電力巡線無人機,消防無人機,石油巡線無人機,測繪無人機銷售!